您的位置 : 我们的小说 > 开局掉马甲,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> 第一百二十一章 命苦

第一百二十一章 命苦

书名:开局掉马甲,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作者:兜了个豆 更新时间:2024-05-05 02:50:31 类别:都市言情小说

  

杨太太看到少年也很惊讶。

想到十五年前天灾降临,她和杨老爷在逃荒途中生下幼子,当时还有一个农妇也在生孩子。

恰逢山匪来袭,逃荒队伍一片混乱,许是那个时候抱错了。

不过他们都不知道,但是农妇一家却知情,是不是抱错还真不好说。

杨老爷当机立断找来农妇一家。

杨老爷的生意做得如此大,必然是有点本事在身上,想让农妇一家说实话不在话下。

农妇很快就说出真相,因为看杨太太穿得衣裳布料好,认为他们有钱。当时又是灾荒年,不忍心小儿子跟着他们吃苦,就把人换了。

后来分散之后,其实他们也不知道杨老爷一家在哪里,还是有一次杨老爷带着杨太太到镇上的铺子巡视,农妇认出杨太太才知道原来他们已经是富商。

农妇回家后告诉家人,一合计就决定和亲生儿子相认。

可亲生儿子并不相信,还让人把他们打出去。大哥所说的亲弟弟给他银子花更是没有的事,是大哥觉得亲弟弟是白眼狼,对他有怨才这么说。

这一切都是农妇的一家之言,亲生儿子究竟有没有认他们谁也不知道。

但少年才是杨家的真儿子,这件事毋庸置疑。

可假儿子养了这么多年,杨家上下都有感情不愿他回去过苦日子。

再者,杨家能够好起来也是因为他来到杨家之后,杨家一直觉得他是吉星。

杨家也不是养不起,农妇也理解他们的心情,一笔银子买断亲情,从此不往来。

事情本该就这么结束,少年和亲生父母相认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。

可偏偏真的抵不上假的。

少年归家后并未享受到亲情,反而一再遭到嫌弃。

他是地里刨食的,和养父母的关系一般,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却不知道怎么相处,整日无所适从,他们所聊之事也插不上话。

可假儿子却是自幼读书,还和杨老爷学做生意,会说好话哄得父母和姐姐们开心。

没了最初找回儿子的激动,这个儿子渐渐也被淡忘。

他们忘了,假儿子可没忘,时不时地给少年下绊子。

少年是老实人不懂这些,常常不知道为何惹怒父母。就连已经出嫁的姐姐偶尔回家,对他也是指责居多,从未有过关心。

少年做多错多,不做更错,虽然吃的睡的比以前好,可却比以前更委屈。

少年不明白他为何要回来,也不知道离开后该去哪里,只能默默无闻地待在府上。

有一日,杨老爷忽然把他的户籍迁回来,让假儿子落回原户籍,还让他回到原来的家生活。

少年以为假儿子惹怒父母亲,担心父母亲伤心前去安慰,却被误以为他巴不得假儿子离开,姐姐们也说他心胸狭窄。

后来假儿子娶亲,娶的依旧是早前定好的知县的女儿。娶亲后,农妇宣布分家,假儿子独立出来又回到杨府生活。

那时少年十七,在杨府耳濡目染也明白过来杨老爷夫妇的用意。

假儿子在读书上有天分,奈何是商户之子不能参加科举。但他回来后,假儿子就默默用功读书,前不久还得书院的夫子夸赞若不是因为身份,考个秀才不成问题。

之后便是迁户籍的事。

而真假幼子的事这时才在梧州全面爆开。

假儿子娶妻之后越发得杨老爷夫妇喜欢,对比之下少年一事无成,更让人觉得上不了台面。

一年后,也就是一月前,少年因为险些伤害假儿子刚出生的儿子,被杨老爷夫妇重罚,卧床不起。

少年憋着一口气,爬着出了杨府。

缘分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,当初进杨府得益于毛二少爷的帮忙,这次出杨府又碰见毛二少爷。

毛二少爷还记得他,见他处境可怜,感到诧异的同时将人带回府中医治。

少年也听说过毛二少爷的爱好,主动以故事做交换,留在毛府做个客人,而这个故事不出意外入了毛二少爷的眼。

经过医治,少年恢复得很好,只是腿已经废了,以后都只能坐轮椅。

六一都忍不住感叹这位少年的命苦。

“其实他进入杨府后一直在努力读书认字,也在钻研生意经,只是被那个假的一挑拨,就变成急于继承家产,急于攀比,惹得杨家夫妇不满。也不知道那夫妇是不是眼瞎,放着亲生儿子不宠,偏偏去宠一个别人家的儿子,就不怕以后这个儿子不认他们?”

六一尚且还能平静地惋惜两句,姜时好和顾宸完全控制不住怒火,拍着桌子你一句我一句骂着杨家。

“杨老爷是不是有毛病,亲儿子如今这样还不是因为那个假儿子的娘一手造成的,他倒好,责任不追究,反倒给人一笔银子帮假儿子断亲,分不分得清是非啊,我都怀疑他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。”

姜时好气得胸膛剧烈起伏,久久不能平息。

顾宸也不遑多让。

“他一心给假儿子铺路,却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商户无法科举,脑子是不是有坑?给别人家的儿子送前程,给自己家的断绝后路,我要是那个少年我就把假儿子弄死,看他们还能指望谁!”

“就是!”姜时好附和道,“我看伤害小孩子的事多半也是被陷害,这杨家上下真是眼盲心瞎。那可是他们亲生骨肉啊,把人打成残疾,怎么狠得下心的!”

骂完还不出气,姜时好站起身直跳脚。

“要是我,我就把事情闹得人尽皆知,让他们抬不起头!”

“我估计大家应该都知道了,不然六一不会说得这么详细。”姜余欢道。

六一重重点头,“嗯!郡……阿欢说得对,二少爷已经写成话本子了。不,其实写的人是那少年,全书以他的亲身经历书写而成,印出来后不到三天就成为梧州话本子界的催泪力作。你们是没看到,毛府那段时间门庭若市,都是来看那少年的,好多姑娘带着东西来,离开时都肿着眼睛。尤其,毛二少爷在书的最后留下评言,把书中一笔带过的离府惨状详细写出,更加让人痛心。”

姜时好和顾宸一听,拉着六一问杨府的下场。!

  1. 设置
  2. 手机
  3. 目录
  4. 收藏
  5. 推荐

设置

阅读主题
正文字体
雅黑 宋体 楷书
字体大小
A- 18 A+
页面宽度
W- 960 W+

保存 取消

关闭

手机阅读

扫描二维码,随时随地掌上阅读

关闭
  1. 顶部